中埃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所在地,2020年3月3日摄 (图片来源:新华社)
随着中埃文化交流日益紧密,两国近年在考古领域展开合作。在中国和埃及考古人员共同努力下,神庙实地景象和出土文物渐渐呈现于世人面前。
自2018年10月,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埃及文物部签署《中埃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协议》,中埃联合考古队正式组建。2018年11月,中埃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一期工程开工,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考古队首次赴埃及进行考古挖掘。经过一年调查记录遗址现状、初步清理遗址环境,2019年年底考古队正式开启孟图神庙区的考古发掘工作。
项目组介绍,此次发掘所布设的探方面积约2000平方米。孟图神庙整个区域开阔平缓,现已探明的建筑遗迹共有22座,几乎全部是砂岩材质的宗教礼仪性建筑,因长期缺乏维护管理,大多数遗迹的保存情况较差。
本阶段发掘现场工作于今年三月底结束,考古队取得不少重要发现。在孟图神庙西南角附近,考古人员发现一处泥砖铺设的地面,由相同尺寸泥砖通过黏合物平铺而成,铺设手法十分规整,每块泥砖上都有一个椭圆形印章印记,内有孟图神庙始建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的登基名。这一发现对认识孟图神庙区早期的建筑分布起到关键作用。
此外,铭文研究和修复保护也是考古的重要工作。考古队对被逐渐腐蚀的带铭文建筑石构残块加以保护,通过编号、登记和拍照,为日后进一步研究保存了信息。
孟图神庙位于埃及南部古城卢克索北部,始建于约公元前1391年至1355年,是卢克索最负盛名的卡尔纳克神庙的一部分,而后者是集圣殿、圣亭、塔门和方尖碑为一体的建筑体系。1979年,卡尔纳克神庙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,至今仍是埃及最受游客欢迎的景区之一。
中埃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成员在现场工作,2019年12月14日摄(图片来源:新华社)
来源: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、新华网